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损伤并缓解食管反流引起的不适症状。通常建议每日服用1-2次,疗程一般为4-8周,根据病情决定延长时间。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可作为PPI的补充或替代,用于调节夜间胃酸分泌。
抗酸剂:短期使用氢氧化铝或碳酸钙类药物,中和胃酸以快速缓解症状。
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或硫糖铝,有助于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促进糜烂愈合。
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增强胃肠道蠕动,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2.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进食后立即躺下,保持上身抬高至少30度,尤其是睡眠时可通过调整床头高度减少夜间反流。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腹内压力,从而加剧胃食管反流。
限制吸烟和酒精摄入,这两种因素均会削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加重反流症状。
3.饮食干预:
避免辛辣、油腻、过甜及过咸食品,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控制咖啡、巧克力、柑橘类水果等容易诱发反流的食物摄入。
少食多餐,每餐不要过饱,避免让胃负担过重。
保持进餐规律,晚餐与就寝时间应间隔至少2小时。
4.监测病情和定期复查:
如果症状未见改善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如呕血、黑便、吞咽困难等,需要及时进行胃镜检查评估病情。
症状缓解后,应遵医嘱逐渐停药,不可突然中断,以防止反弹。
这些措施需要长期坚持,并根据个人症状和疾病发展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配合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