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肛门清洁不充分
粪便残留可能是因为排便后未能彻底清洁肛门区域。尤其对于使用卫生纸的情况下,清洁效果可能不如水洗法彻底。如果存在局部皮肤褶皱较多的情况,也可能导致清洁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2.肛门括约肌松弛
肛门括约肌负责控制排便。如果其功能减弱或受损,例如年老体衰、久坐不动或分娩后的盆底肌肉松弛,都可能使少量粪便在排便后无法完全封闭肛门,进而污染内裤。
3.肠道功能障碍
如果有慢性腹泻、便秘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肠内容物泄漏。慢性腹泻时,排便频率增加且难以完全控便;而便秘则可能引发肛裂或痔疮出血,混杂少量粪便污迹。
4.病理性疾病
某些疾病可能影响肛门控便能力,如直肠脱垂、炎症性肠病或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肛瘘或肛周脓肿可能带来分泌物和粪便污染。
5.饮食结构不当
长期摄入高脂肪、高油腻或低纤维饮食,容易导致大便稀软或不成型,也可能增加残留的风险。
6.生活习惯因素
久坐、缺乏运动可能导致盆底肌肉退化,间接影响肛门的闭合能力。
如果情况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必要时可通过肛门指诊、肠镜或影像学工具评估肛门及直肠功能状态,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和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