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硬化是由于各种慢性肝脏损伤导致的弥漫性肝脏纤维化和正常肝组织结构破坏。其主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型和丙型肝炎)、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某些遗传性代谢性疾病。
2.针对不同病因,有以下干预措施:
对于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来减少病毒复制,从而减缓肝损伤。例如,乙型肝炎可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丙型肝炎则推荐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
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戒酒是最关键的干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肝硬化的进展速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的肝硬化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以及治疗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血脂等)来减少肝脏进一步损害。
针对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可使用熊脱氧胆酸或奥贝胆酸进行治疗以改善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
3.除了针对病因的治疗,还可以使用一些支持性疗法控制并发症,例如利尿剂治疗腹水、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预防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以及乳果糖或利福昔明用于管理肝性脑病。
4.在疾病晚期或肝功能衰竭时,肝移植是最终的治疗选择。这是目前唯一能够真正逆转肝硬化的方法,但需匹配合适的供体,并接受术后长期管理。
肝硬化的治疗应根据病因、疾病分期和并发症的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坚持早诊断和早干预,以改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