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原因
进食含气量高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卷心菜)和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容易在消化过程中产生更多气体。
快速进食或咀嚼不充分:会导致吞入大量空气,引发胀气。
食物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和麸质不耐受可能会导致特定食物未被正常分解,进而产生较多气体。
2.胃肠功能因素
肠道菌群失衡:当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时,某些微生物会代谢更多产气物质。
胃轻瘫:胃排空能力下降,食物滞留时间延长可能引起胀气。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中存在的细菌数量异常增多,可导致厌氧发酵增强,产生气体。
3.疾病因素
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会表现为腹胀或伴随其他消化道症状。
肝胆疾病:肝硬化、胆汁分泌不足可能影响脂肪消化,导致腹胀。
腹水:一些慢性疾病如肝硬化或癌症晚期可导致腹腔内液体聚集,出现持续性胀气感。
4.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缺乏运动:运动不足可能会减缓肠道蠕动,增加胀气风险。
长时间压力或精神紧张: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和胃肠道功能,诱发腹胀。
若胀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其他明显不适,如严重腹痛、便血、体重减轻或长期食欲下降,应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评估,以避免潜在疾病的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