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神经系统损伤:
脊髓损伤是导致下半身无力乃至瘫痪的常见原因。脊髓是信号传递的重要通道,若其受到压迫或损害,如由于椎间盘突出、外伤或肿瘤,可能导致运动信号无法传达,从而出现无力和瘫痪。
周围神经病变也可能引发下半身无力。这些病变可能源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影响。
2.肌肉系统问题:
肌肉萎缩症是一组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最终可能导致瘫痪。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也能引发肌肉疲软和无力,干扰正常运动。
3.血液供应不足:
长期血液循环不良,尤其在下肢动脉硬化或深静脉血栓情况下可能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影响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多发性硬化症等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会损害神经纤维,导致信号传导障碍,引起无力和瘫痪。
有效预防和应对下半身无力需要注意日常保健,及时就医,以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或康复训练。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手术、药物或物理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并恢复一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