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乙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其主要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受体的活性,抑制神经元的过度兴奋,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当饮酒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显著减弱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效率,导致大脑的整体活动水平降低,甚至引发意识丧失和昏迷。
2.酒精代谢过程:人体的肝脏负责代谢酒精,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通常情况下,肝脏每小时可以代谢约10克纯酒精。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可能会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使得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急剧上升,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遭受更严重的抑制。
3.血液酒精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3%或更高时,很可能发生深度昏迷或死亡。不同个体的耐受性不同,但通常当血液酒精浓度超过0.2%时,就会出现明显的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反应迟钝等症状。
4.个体因素:饮酒导致昏迷的风险也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例如体重、年龄、饮酒习惯和健康状况等。较轻体重或肝功能不佳的人群在同等饮酒量下,更容易出现酒精中毒症状。
饮酒需适量以避免危害健康,尤其要警惕因大量摄入酒精而导致的急性中毒及其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