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材质差异
正常人的晶状体是由蛋白质和水分构成的透明结构,具有柔韧的弹性,可以随着睫状肌的调节改变形状。人工晶体则通常由生物兼容性材料制成,如丙烯酸酯或硅胶,硬度和弹性与天然晶状体不同。
2.调节能力
正常晶状体通过睫状肌收缩与松弛实现对远近物体的调节,即“调节功能”。人工晶体缺乏变形能力,大多数单焦点人工晶体只能提供固定的视力范围(如远视力或近视力)。多焦点或三焦点人工晶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顾远、中、近距离,但其效果仍无法完全匹配天然晶状体。
3.透明度与寿命
正常晶状体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发生混浊(即白内障),而人工晶体在植入后通常保持长期透明。尽管如此,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后发性白内障”,但这是由于晶状体囊膜混浊导致,与人工晶体本身无关,可通过激光治疗解决。
4.重量与感知
正常晶状体非常轻且悬挂在睫状体上,几乎不会被感觉到。人工晶体虽然也极轻,但因材质不同,有些患者在术后初期会感到异样,这种感觉一般会随时间消失。
5.视觉质量
正常晶状体能够动态适应光线变化并减少眩光和光晕现象。人工晶体尤其是某些特殊类型(如多焦点)可能会引发夜间眩光和光晕问题,但总体视觉质量仍然可满足日常需求。
人工晶体作为一种替代装置,能有效恢复白内障患者的视力,但其性能仍难以完全复制天然晶状体的全部特点。在选择人工晶体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并遵循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