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发病机制:急性阑尾炎通常是由于阑尾腔内梗阻,如粪石、增生淋巴组织或肿瘤导致的细菌感染引起。随着时间推移,梗阻加重,阑尾内压力升高,导致局部血流受限和细菌滋生,引发炎症反应。
2.症状表现:最初的症状通常是上腹部或脐周围的隐痛,然后逐渐转移到右下腹并变得剧烈。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中低度发热。在体检时,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是典型体征。
3.诊断方法:急性阑尾炎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但可辅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常见的实验室异常。腹部超声和CT扫描能够帮助识别肿大的阑尾及其他相关变化。
4.治疗措施:手术切除阑尾是急性阑尾炎的标准治疗方法,通常通过腹腔镜进行。对于轻度病例,可以考虑抗生素治疗作为保守管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阑尾穿孔,造成更严重的腹腔感染。
急性阑尾炎如果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