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朋友的角膜曲率和眼轴报告单

2025-02-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小朋友的角膜曲率和眼轴是衡量眼睛屈光状态的重要生理参数。角膜曲率主要反映角膜表面的弧度,即其弯曲程度,而眼轴则是指角膜到视网膜之间的长度,两者共同影响眼睛的屈光状态,如近视、远视或散光。

1.角膜曲率

角膜曲率单位为毫米,一般使用"K值"表示,分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曲率。正常情况下,K值通常在40~48D(约7.0–8.5毫米)之间。

数值越小,意味着角膜表面越平坦;数值越大,角膜表面越陡。如果两个方向的曲率差值较大(通常超过1D),提示可能存在散光。

在儿童中,角膜曲率一般相对规则,但如果发现异常,例如过于陡峭或扁平,需警惕圆锥角膜等问题。

2.眼轴长度

眼轴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测量,新生儿眼轴平均为16~18毫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延长。成年人眼轴长度一般在22~24毫米。

每增加约1毫米的眼轴长度,可导致约-3D的近视度数。眼轴快速增长常伴随近视度数的加深。

若儿童眼轴过短,可能提示存在远视;过长,则提示近视风险较高。尤其是学龄儿童,需每半年监测一次,以判断是否存在近视的快速进展。

3.综合解读

角膜曲率和眼轴需要结合其它指标(如眼压、屈光度)进行综合评估。若角膜曲率较陡且眼轴偏长,近视的可能性较大;而角膜较平坦且眼轴偏短,可能存在远视。

儿童时期的角膜曲率和眼轴是动态变化的,通常在12岁左右趋于稳定。过早干预或忽视生理性发育都可能影响后续视力健康。

定期检查角膜曲率和眼轴,及时了解眼部发育情况,可帮助发现潜在的视力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保护儿童的长期视觉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