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溶解酶的选择与浓度:常用的玻尿酸溶解酶是透明质酸酶。通常的配比为每毫升生理盐水中加入1500至3000单位的透明质酸酶。但具体浓度应根据玻尿酸的类型、注射深度和预期效果来进行调整。
2.剂量的确定:需根据待溶解玻尿酸的量来决定所需的溶解酶剂量。例如,一般情况下,溶解1毫升玻尿酸可能需要10至15单位的透明质酸酶,但这只是一个参考数值,具体情况可能有差异。
3.注射部位与技术:注射时应选择适当的部位和层次,并采用无菌操作技术。注射点可分散在需要溶解的区域,以确保均匀分布,并防止局部过多的溶解酶导致不必要的组织破坏。
4.效果监测与调整:注射后需观察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果溶解不充分,可在24小时后进行再次注射。在未达到满意结果之前,不应过早或频繁地重复注射,以免引发其他副作用。
玻尿酸溶解酶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过量或不当的操作可能导致皮肤或组织损伤。这一过程应由具有经验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