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误差和误诊:初次尿检可能受到实验室操作、样本污染等因素影响,导致结果不准确。据统计,大约有5%-10%的尿检结果可能由于非病理原因出现异常。
2.生理性因素:饮食、运动、压力以及药物的摄入均可能影响尿检结果。例如,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较高的蛋白质水平,而剧烈运动则可能暂时增加血尿的几率。
3.时间和环境因素:尿液样本收集时间和环境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早晨第一次尿液通常较为浓缩,更能反映身体健康状况。而当天其他时间的尿液可能因为稀释而掩盖某些指标。
4.疾病的阶段和治疗:有些疾病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尿液成分可能不同。例如,肾脏疾病早期可能只有轻微的蛋白尿,而在晚期则更加明显。经过治疗后,尿液中的异常成分可能逐渐消失,从而在复检时显示正常。
如上所述,对于尿检初检不合格的情况,不应过度担忧,通过复检确认更为准确。另外,在进行尿检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和休息,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