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小血管病变,通常发生在基底节、丘脑、内囊等部位。这类梗塞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2.统计数据显示,约有20%的缺血性卒中属于腔隙性脑梗塞。此类脑梗塞的病灶面积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5毫米。
3.双侧基底节区的损伤可能导致多种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感觉异常以及认知障碍。具体症状取决于受影响区域的大小和位置。
4.自愈的可能性较低,因为腔隙性脑梗塞涉及脑血管结构的持久性改变。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需要长期管理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以预防进一步的梗塞发生。
5.治疗策略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康复训练也是重要环节,有助于恢复部分功能。
定期随访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维持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饮食清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再次发生脑梗塞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