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常见的主穴: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有助于提升阳气。
极泉:位于腋窝顶点,有助于活血化瘀。
内关:位于前臂内侧,可以调节心脏功能。
合谷:位于手背,有助于疏通全身经络。
2.配穴选择:
中风后昏迷:百会、合谷、足三里三穴常配合使用,以提高意识水平。
语言障碍:哑门、廉泉与通里、金津玉液穴相结合,能促进语言恢复。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外关、手三里、环跳、风市、阳陵泉等穴位,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面瘫:地仓、颊车、牵正、迎香、合谷等穴有助于缓解面部肌肉麻痹。
3.针刺技巧:
深度:一般浅刺为主,但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深浅。
留针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每疗程10-15次。
刺激量:适中,不宜过度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4.医嘱:
避免在饱腹或饥饿状态下进行针灸。
针灸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保持针灸部位清洁,防止感染。
针灸治疗中风时需结合患者具体症状和体质,并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合理的穴位选择和技术应用有助于中风病人的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