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理反应:在入睡过程中,身体从清醒状态过渡到睡眠状态,这时神经系统可能会发出错误信号,引起肌肉的短暂收缩。大约70%的人在入睡初期会经历这种非自愿的肌肉抽动。
2.疲劳与压力:白天过度的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可以增加夜间肌阵挛发生的几率。研究显示,过度疲劳和高压力水平都会导致神经系统更容易产生这种错误信号。
3.咖啡因和尼古丁:这些刺激性物质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夜间肌阵挛。调查显示,经常摄入咖啡因和吸烟的人群中有较高比例出现夜间抖脚现象。
4.缺乏某些矿物质:例如钙、镁和铁的不足可能会增加肌肉不自主抽动的风险。临床数据显示,补充这些矿物质后,有效减少症状的人数占总数的60%。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物和哮喘药物,可能会导致肌肉抽动作为副作用。根据统计,约有15%的此类药物使用者会报告夜间肌阵挛。
6.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可能导致睡眠过程中肌肉不自主抽动。研究发现,30%患有睡眠障碍的人也会同时经历夜间肌阵挛。
尽管夜间肌阵挛通常是无害的,但如果频繁发生并影响睡眠质量,则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压力和刺激物的摄入,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