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定义与病理机制:
肺大疱: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可以由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因素引发。其主要特点是肺泡壁破裂,形成较大的气囊,导致肺通气功能受损。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由肺部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包括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吸烟、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等有关。
2.临床表现:
肺大疱: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有时会出现自发性气胸,即气体进入胸腔导致肺萎陷。
肺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持续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难、体重减轻等症状。
3.诊断手段:
肺大疱:通常通过胸部X线或CT扫描可见到肺部的空洞样改变。
肺癌:需要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扫描以及组织活检来确诊。
4.治疗方法:
肺大疱:轻度患者可以通过戒烟和药物治疗改善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大疱。
肺癌: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根据癌症类型和分期决定具体方案。
尽管肺大疱和肺癌均涉及肺部疾病,但二者在病因、症状和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获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