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改善通气:
机械通气:对于自主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使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无创通气如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有创通气则需要气管插管。
呼吸训练:进行深呼吸练习和肺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肺活量和通气效率。
2.纠正酸碱失衡:
碳酸氢钠:在严重酸中毒时,可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溶液,但需慎重,因为过多补充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调整电解质:监测并纠正钾、钠等电解质紊乱,以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3.处理原发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如吸入糖皮质激素,并戒烟。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对于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应及时使用解毒药物和支持治疗。
神经肌肉疾病:常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和康复训练。
及时识别和处理高碳酸血症的诱因对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二氧化碳分压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