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药物治疗:
使用高渗溶液如甘露醇或高渗盐水。这些药物通过增加血浆渗透压,帮助减少脑水肿。
利尿剂如呋塞米,这些药物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液体,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可用于某些炎症性脑病患者,以减少脑水肿。
2.机械通气:
控制性低碳酸血症(通过降低二氧化碳水平),可以引起脑血管收缩,短期内减少脑血流量,进而降低颅内压。
使用PEEP(呼气末正压)需要谨慎,因为它可能增加胸腔压力,进而影响颅内压。
3.手术干预:
脑室引流:通过脑室外引流装置直接引流脑脊液,以减轻颅内压。
减压开颅术:移除部分颅骨,给肿胀的脑组织提供更多空间,从而降低颅内压。
4.其他措施:
头部抬高30度,可以利用重力帮助脑脊液和静脉血回流,降低颅内压。
避免过度刺激患者,例如避免剧烈咳嗽、呕吐等。
及时识别和处理颅内高压对于预防进一步的脑损伤至关重要。采取适当的医疗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颅内压,保护患者的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