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靶向特定基因突变来抑制肿瘤生长。例如,常见的EGFR和ALK突变可以通过相应的靶向药物来治疗。随着治疗的进行,肿瘤细胞可能会发生新的基因突变,使得原本有效的靶向药物失去作用。此时,新的基因检测有助于了解是否有新的突变出现,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研究表明,不同患者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的基因突变情况具有个体差异。根据一项研究,约50%的EGFR阳性患者在接受第一代EGFR抑制剂治疗后,会出现T790M突变,这种突变会导致耐药性。因此,再次使用靶向药物前进行基因检测,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类似的耐药突变,从而做出相应调整。
3.临床实践中,重新进行基因检测还有助于发现其他潜在的治疗靶点。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在初始治疗后出现多种基因突变,如MET扩增、HER2插入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新的靶向治疗对象。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全面了解肿瘤的基因状况,并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计划。
肺癌靶向药停用后再次使用前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肿瘤基因变化情况,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