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毛周角化症的成因:
遗传因素:此病具有遗传性。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毛周角化症,其他成员罹患的可能性较高。
皮肤干燥:皮肤缺乏足够的水分和油脂,导致角质层增厚,毛孔堵塞。
过度角化:毛囊口角质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毛囊孔堵塞,引发小丘疹。
2.临床表现:
外观:皮肤表面呈现出多个针头大小的硬颗粒,颜色从肤色到红色不等。
部位:多发于上臂外侧、大腿前外侧以及臀部。
触感:皮肤粗糙不平,有些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轻微瘙痒。
3.治疗方法:
保湿:使用含有尿素、乳酸等保湿成分的护肤品,有助于软化角质,改善皮肤状态。
去角质:适当的去角质可以防止毛孔堵塞,但需避免过度摩擦,以免引起皮肤刺激。
医学治疗:严重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类药物来调节角化过程。
4.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用热水洗澡。
穿透气性好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饮食均衡,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物,促进皮肤健康。
毛周角化症虽然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但会影响皮肤美观。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合适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