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为何三年内不能拔牙

2025-07-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三年内通常被建议避免拔牙。这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接受放射治疗后,颌骨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其自愈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出现放射性骨坏死的风险。

1.放射治疗对骨组织的影响:放射治疗会损伤局部组织的细胞,包括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和血管。受损的细胞难以正常修复和再生,因此拔牙等创伤性操作后,愈合过程可能会受到严重阻碍。

2.放射性骨坏死的风险:拔牙后创口难以愈合,可能导致下颌骨暴露于口腔环境中,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这种状态容易引发放射性骨坏死。研究显示,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生率在接受头颈部放射治疗的患者中约为5%-15%。

3.时间因素的考虑:在放射治疗结束后的三年内,随着时间推移,骨组织的自我修复功能有望逐渐恢复。三年作为一个相对安全的缓冲期,可以减少拔牙后并发症的风险。

在放射治疗后的三年内应尽量避免拔牙,以防止复杂的骨损伤和感染问题。如果确实需要进行口腔手术,须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全面评估和预处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