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电灼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来凝固和破坏血管瘤的血管结构。热能引起血管内壁的蛋白变性,从而导致血管闭合。
2.在治疗开始前,患者通常会接受局部麻醉以减少不适感。麻醉药物可以通过注射或者局部涂抹的方式施用,这取决于血管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3.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使用一个特殊的电极装置接触血管瘤区域。电极释放高频电流,生成热量直接作用于血管瘤。整个过程通常只需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4.治疗后,受影响区域可能出现轻微的红肿和疼痛,一般在几天内消退。局部可能形成小的结痂,通常在一两周内自然脱落。
5.对于较大的血管瘤,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每次治疗之间通常会有数周的间隔,以便皮肤得到充分恢复。
进行电灼治疗时,应注意术后的护理,包括保持清洁、避免摩擦和暴露于阳光下。在接受治疗之前,建议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根据个体情况确定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