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视觉发育特点:新生儿的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此时,宝宝的眼睛可能无法协调地一起移动,特别是在疲惫或者激动时,更容易看到斗鸡眼。这是由于眼外肌的控制能力还不完善。
2.鼻梁结构影响:婴儿的鼻梁通常较宽且低平,使得眼睛的内侧看起来距离较近,从而造成斗鸡眼的假象。在婴儿逐渐长大,鼻梁变高时,此视觉错觉会减少。
3.自我调整机制: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会发展出更好的眼肌控制能力,斗鸡眼现象通常会自然消失。不需要特别干预,除非情况持续到6个月后或有加重趋势。
如果斗鸡眼现象在6个月后仍然存在或伴随其他视觉问题,如频繁眯眼、眼睛固定不动、无法跟随物体移动,则建议进行专业评估,以排除真正的内斜视或其他眼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