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光是一种屈光不正,通常由角膜或晶状体表面不规则造成。白天光线充足,瞳孔相对较小,能限制进入眼睛的光线,减少光线弥散带来的模糊效应。而在夜间,光线不足导致瞳孔扩大,更多光线进入眼球,从而加剧了视网膜上的光线弥散。
2.夜间环境光线普遍较弱,视觉对比度下降,视网膜对光的响应能力减弱,导致散光患者感到视觉模糊。此时,视力依赖于周围光源,例如路灯、车灯等,这些光源本身可能会产生眩光,加重散光导致的视觉问题。
3.夜间,人类视觉系统主要依赖杆状细胞来感知光线,这些细胞对光敏感但分辨率低,不擅长处理复杂形状和细节。因而,当散光引起光线弥散时,杆状细胞不能有效补偿这些视觉缺陷。
4.另外,夜间开车或进行户外活动时,快速变化的光线和反射可能进一步影响散光患者的视觉清晰度,使得他们感到更加不适。
了解这些现象可以帮助调整夜间活动中的视觉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或者在需要时佩戴矫正镜片以改善视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