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小动脉硬化、狭窄以及破裂,增加脑出血风险。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的概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人群。
2.血管畸形: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等血管异常可能导致脑内血管突发破裂,引发脑出血。这些畸形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发生出血时才被发现。
3.脑动脉瘤:脑动脉瘤是一种由于动脉壁薄弱而形成的局部膨胀,易在血压波动或其他诱因下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实质出血。
4.抗凝药物使用:长时间服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如华法林或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脑出血风险,尤其在剂量不当或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时。
5.脑淀粉样血管病:老年人特别是有认知障碍者中较为常见,这种疾病涉及淀粉样蛋白沉积在血管壁,使其脆弱且容易破裂。
6.外伤:虽说是无预兆脑出血,但轻微的头部外伤可能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最终引起急性脑出血。
7.某些感染或炎症:例如感染性动脉炎或全身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损伤脑血管,增加破裂风险。
尽管脑出血可以毫无预兆地发生,定期体检和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能有效减少风险。了解个人病史、家族史,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降低突发性脑出血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