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湿度方面:湿度增加可能导致空气中含水量上升,这一现象可能引发皮肤表面的冷却效应,使关节附近的组织温度下降,从而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引起疼痛。高湿环境还可能影响关节腔组织中的液体平衡,导致炎症反应或僵硬感加剧。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发现,超过60%的风湿病患者报告在潮湿季节症状有所恶化。
2.大气压方面:气压降低可能会改变关节内外的压力差,使关节腔内部的组织和液体发生轻微膨胀,对神经末梢造成刺激,进而引发疼痛。当气压每下降10百帕时,有数据显示约35%的患者疼痛评分出现显著变化。这种现象尤其在天气由晴转阴或有降雨前更为明显。
3.双重作用:当湿度升高且气压下降时,两者协同作用可能进一步放大风湿病症状的感知强度。这一点在地区性气候变化中表现尤为突出,如冬季寒冷潮湿环境或热带雨季。
风湿病患者可以适当关注天气的变化,根据个人的症状特点调整活动和治疗计划,避免湿冷环境对病情的不利影响,加强关节的保暖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