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眼部常见穴位的位置:
攒竹穴:位于眉头内侧凹陷处,是缓解眼疲劳和头痛的重要穴位。
鱼腰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眉毛中点处,用于改善眼睛浮肿。
丝竹空穴:位于眉梢后方的凹陷处,可以缓解偏头痛和眼压不适。
承泣穴:位于眼球正下方与眶下缘交界处,有助于促进眼周血液循环。
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有助于缓解眼睛干涩及改善视力。
太阳穴:虽然不属于严格的眼部穴位,但靠近眼外侧,在缓解眼部疲劳和头痛方面也有辅助作用。
2.穴位的作用与刺激方式:
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帮助释放眼部紧张感,缓解眼睛疲劳。例如,每次用指腹轻柔按压每个穴位5~10秒,反复3~5次。
针灸或艾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眼睛周围气血流通,可能对视力康复和某些眼疾治疗有所帮助,但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穴位按摩并非力量越大越好,以舒适为主,过度用力可能引起皮肤红肿或其他不适。
3.应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长时间对着屏幕工作或学习时,可利用穴位按摩缓解眼部疲劳。
穴位疗法不能代替医学治疗。如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眼疾,应及时就医,而不是单纯依赖穴位按摩。
对于孕妇、高血压患者以及眼周出现感染、红肿的人群,不建议盲目刺激眼部穴位。
眼部穴位图解是一个实用的工具,但需结合具体的健康状况科学使用,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眼部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