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脂肪流失
随着年龄增长,面部软组织中的脂肪逐渐减少,尤其是在太阳穴周围。这种脂肪流失可能导致皮肤明显凹陷,看起来像一个“洞”。
2.肌肉退化
颞肌位于太阳穴下方,如果颞肌因疾病(如营养不良或废用性萎缩)而减小,也可能导致该区域出现凹陷。
3.外伤或手术后遗症
如果曾有面部外伤、颌面部手术史或者其他侵入性操作,这些情况可能损伤了局部的软组织或骨骼,进而产生凹陷。
4.局部感染或炎症
某些慢性感染或炎症,如结核性或真菌性病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破坏,引发类似的问题。
5.肿瘤或囊肿
良性或恶性病变(如脂肪瘤、神经鞘瘤等)若引起周围结构被压迫或破坏,也可能形成此类凹陷。
6.骨质疏松或骨吸收
骨质代谢异常,如骨质疏松或局部骨吸收,也可能使颞骨区域出现凹陷。
7.罕见遗传性或内分泌问题
如某些遗传性疾病或长期激素水平异常,可能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或软组织异常萎缩。
这种表现通常提示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检查,包括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明确组织或骨骼情况。如果伴随其他症状,例如疼痛、红肿、局部功能障碍等,应尽快就医,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