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妊娠与分娩: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成长,子宫逐渐增大,对盆底肌造成持续性的压力。同时,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会对盆底组织产生强大的机械牵拉和损伤,尤其是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如果经历了多次妊娠或分娩,会进一步加重盆底肌承受的负担。
2.年龄增长:年龄的增加会导致身体整体的肌肉组织逐渐萎缩,包括盆底肌。特别是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肌肉的弹性和张力会进一步降低。
3.激素波动:雌激素能够维持盆底组织的健康和弹性,而激素水平的下降,例如在绝经期或哺乳期,都会导致肌肉力量减弱和胶原纤维含量减少。
4.长期增加腹压:慢性咳嗽、便秘、肥胖以及长期从事需要用力提重物的工作,这些行为会使腹腔内压力反复升高,对盆底肌造成过度负荷,久而久之会导致支持能力下降。
5.不良生活习惯:缺乏锻炼会导致肌肉退化,吸烟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盆底肌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其功能。长时间保持站立或蹲姿也可能对盆底肌产生不利影响。
6.先天性因素:某些个体由于先天性的结缔组织功能较弱,可能更容易出现盆底肌松弛。
7.外科手术或创伤:骨盆区域的手术干预或外伤可能直接破坏盆底肌及相关神经支配,从而导致功能障碍。
盆底肌松弛不仅影响日常排尿、排便,还可能引起器官脱垂、性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尽早识别相关症状并进行干预,定期进行针对性的盆底肌训练和健康管理,有助于延缓或改善这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