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西医结合男科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包皮炎通常由感染(如细菌、真菌感染)、过敏反应或刺激引起。其常见诱因包括不良的卫生习惯、糖尿病等。
阴茎癌是指阴茎组织内的恶性肿瘤,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不良卫生状况、包皮过长以及吸烟等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
包皮炎表现为包皮区域的红肿、疼痛、瘙痒,有时伴有分泌物或溃疡。
阴茎癌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阴茎上的肿块或溃疡,持续出血、疼痛,后期可伴随淋巴结肿大。
3.诊断方法:
包皮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必要时进行微生物检测以识别感染源。
阴茎癌的诊断可能需要病理活检,以确认是否存在癌变组织。
4.治疗方案:
包皮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清洁卫生、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或抗真菌药)。若频繁复发,可能需要考虑包皮环切术。
阴茎癌的治疗可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具体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病变范围。
包皮炎和阴茎癌虽然都影响阴茎健康,但二者的性质截然不同。包皮炎多为良性炎症反应,处理得当可迅速缓解,而阴茎癌则需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以减少严重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