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因素:摄入的食物类型和数量对血糖水平有直接影响。高糖分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会导致血糖较长时间维持在高水平。含有高脂肪的食物也可能减缓胃排空,从而让血糖水平更长时间保持升高。
2.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如果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所谓的“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血糖在餐后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这种情况常见于孕期糖尿病,也称妊娠期糖尿病。
3.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新陈代谢速率不同,某些人消化和吸收速度较慢,这可能导致餐后血糖下降时间延迟。
4.健康状况:一些基础的健康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失调或者其他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影响血糖调节能力。
5.身体活动:缺乏运动会导致血糖水平较长时间维持在高位。运动能够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加快葡萄糖被肌肉细胞吸收。
餐后血糖未能及时降下可能预示着需要关注饮食结构、身体活动,以及监测胰岛素功能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怀孕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个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