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神经系统损伤:心脏骤停时,脑部缺氧会导致神经元损伤。大约20%至50%的存活者会出现认知障碍,具体表现可能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执行功能障碍等。
2.心脏功能受损:经过心脏骤停,心脏的泵血能力可能受到影响,这会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研究显示,大约30%至40%的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损害。
3.器官功能受损:由于心脏骤停期间全身血液循环不良,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可能受损。在幸存者中,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可能高达30%。
4.精神心理影响:心脏骤停后的心理冲击可能是巨大的,部分存活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有研究指出,15%至25%的心脏骤停幸存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5.生活质量下降:生理与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心脏骤停幸存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下降。不同研究显示,这一群体中有20%至50%的患者会觉得其生活质量受到显著影响。
尽早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包括心脏康复、心理支持及认知功能训练等手段,可以帮助改善这些状况,提升生活质量。科学合理的术后管理对于稳定病情、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