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高血压的慢性特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多数情况下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管理。药物只是帮助血管扩张、减少心脏负担或者调节肾功能等,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但并不能消除引发高血压的基础问题,例如动脉硬化、遗传因素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身体的代偿机制:人体具有复杂的血压调节机制,当长期使用降压药时,身体可能会适应这种外部的干预手段。一旦停药,这种适应机制往往无法立刻恢复正常,可能会出现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血管收缩加剧等情况,导致血压迅速回升,甚至引发“停药反弹”现象。
3.生活方式因素的持续存在:高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吸烟、过度饮酒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是血压控制不良的重要原因。如果这些诱因没有得到改变,即使曾经通过药物将血压控制良好,停药后血压依然容易升高。
4.长期未纠正的器官和系统损伤:高血压长期存在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得这些器官功能异常。例如,肾功能受损可能导致钠水潴留,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这些器官的功能障碍不会因为短期药物治疗而完全恢复,因此停药后问题仍然存在。
5.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因遗传基因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影响,对血压的内源性调节能力较差,更容易在停止用药后出现血压反弹或波动。
长期的血压管理不仅依赖于药物,还需要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减轻体重等。在没有医生指导下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失控,增加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