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管解剖差异
手腕部的血管直径较小,其壁更薄,对压力的敏感性更强,可能导致测得的血压值高于实际情况。与上臂的肱动脉相比,手腕动脉距离心脏更远,外周阻力较大,因此血压波动可能更明显。
2.手腕位置与心脏高度不一致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手腕的位置低于或高于心脏水平,会导致血压读数产生误差。通常,当手腕低于心脏时,读数会偏高;相反,当手腕高于心脏时,读数则可能偏低。
3.姿势问题影响
手腕血压计需要使用固定的姿势来确保准确性。如果被测者手臂或手腕紧张、弯曲或者未保持稳定,可能会干扰测量设备的工作,从而使血压值出现异常。
4.血压计的设计与技术局限性
手腕式血压计的传感器对压力变化高度敏感。由于其检测的是局部血流变化,受到手腕活动、肌肉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偏高。
5.个体差异影响
某些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动脉硬化的人,其手腕血管的僵硬程度较高,这种情况下用手腕测量的血压比上臂测量更容易偏高。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血压数据,推荐优先选择上臂式血压计并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操作。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手腕式血压计时,应尽量将手腕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动作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