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夜间出汗的可能原因:
热退汗出:这种情况在感染性疾病的恢复期较为常见,伴随体温下降时出现,提示发热状态解除。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新冠病毒可能对植物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导致体温调节中枢暂时失衡。
全身代谢增加:新冠感染后,身体处于修复阶段,新陈代谢率升高,也可能引起出汗增多。
继发感染或其他疾病:需排除如结核、细菌感染等引发的盗汗现象,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
2.建议的应对措施:
保持环境适宜:夜间房间的湿度维持在40%-60%,温度控制在20-25℃,避免过于闷热或潮湿。
衣物和床上用品: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睡衣,及时更换被汗浸湿的衣物或床单,防止受凉。
补充水分:适当饮用温水,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可酌情补充稀释的淡盐水。
饮食调整: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
密切关注病情:观察是否伴随其他不适,例如持续盗汗、乏力加重、呼吸困难等,必要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3.何时需警惕:
如果夜间出汗持续超过一周,并伴有反复发热、明显胸闷、咳嗽加重、心悸或体重快速下降,应警惕是否存在疾病复发、继发感染或其他器质性病变,尽早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通过适当护理,大多数人在数日内即可缓慢好转,但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并及时监测健康状况,确保康复过程中无并发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