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的热量不足或营养不均衡会让身体缺乏必需的营养素,从而引发饥饿感。高糖、高盐或低蛋白质的饮食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使人更容易感到饿。每天至少需要摄入1500至2000大卡的热量以维持基本代谢率,确保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纤维素和健康脂肪。
2.新陈代谢影响:长期极低热量饮食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即便减少摄入但消耗的能量也随之减少,使得减肥效果不明显。同时,身体可能释放更多促使食欲增加的激素如生长素释放肽,引发持续的饥饿感。
3.心理和情绪因素:压力、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诱发情绪性进食,导致减肥失败。研究表明,超过40%的人在压力状态下更倾向于选择高热量食物,并且对饥饿信号的敏感度变得较高。
4.运动量不足:单靠节食而不增加运动可能无法有效燃烧脂肪。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可以帮助提高新陈代谢和消耗多余能量。
为了有效减肥且减少饥饿感,应调整饮食结构,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同时结合适度的运动,并关注心理健康以避免情绪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