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胰岛素抵抗:肥胖者体内常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这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进而刺激食欲增加。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当其功能受损时,身体可能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饥饿感加剧。
2.瘦素抵抗: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通常在体重增加时也应相应增加,以抑制食欲。在许多肥胖者中,尽管瘦素水平较高,但身体对瘦素的敏感性降低,即所谓的瘦素抵抗。这使得瘦素不能有效发挥抑制食欲的作用。
3.食欲调节神经元失衡:下丘脑中的弓状核是调控食欲的重要区域,其中存在两类关键神经元——促食欲的AgRP神经元和抑制食欲的POMC神经元。在肥胖个体中,这两类神经元的平衡可能受到干扰,导致过度食欲。
4.多巴胺系统改变:多巴胺是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与奖励机制和快感体验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肥胖者的大脑多巴胺活性可能发生变化,使他们对食物的奖励反应更强烈,从而导致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
5.情绪及环境因素:压力、焦虑或抑郁等情绪状态会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水平或激素分泌来改变食欲。现代社会的环境,如高能量密度食品的广泛可得性,也会促进暴饮暴食行为。
肥胖者过度食欲的形成机制复杂,涉及多条代谢和神经途径的交互作用。管理肥胖不仅需要考虑饮食控制,还需关注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全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