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奥司他韦:
主要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治疗。
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扩散。
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可缩短流感病程约1-2天。
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和头痛。
2.干扰素:
属于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由细胞在受到病毒感染时产生。
不仅用于抗病毒,还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
可以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提高免疫系统的整体反应能力。
可能引起流感样症状、疲劳和精神症状等副作用。
虽然两者都涉及抗病毒功能,但其作用机制、适用范围和临床用途都有显著差异。在选择药物或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评估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