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过多的压力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甚至伴随持续的胡思乱想。研究显示,高达30%的成年人在经历高压环境时会有类似表现。
情绪问题:抑郁症患者中约有85%的人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下降的情况,同时伴随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
2.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其发病率约为5%-7%。该疾病表现为难以专注、容易分心以及过度活跃。
脑功能紊乱:某些大脑区域,如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注意力和思维控制,这部分与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的不平衡有关。
3.睡眠不足:
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显著降低认知功能和注意力水平。研究表明,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注意力下降几率增加20%-30%。
4.营养不良或其他身体状况:
缺乏特定微量元素,如铁、镁或B族维生素,会导致脑功能下降。
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可能干扰注意力集中。
5.环境因素:
频繁使用电子设备,特别是长期沉溺于社交媒体或短视频内容,易造成大脑对高频刺激的依赖,进而削弱专注能力。
6.药物或物质影响:
滥用酒精、咖啡因或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注意力涣散。戒断这些物质也会产生类似症状。
调整日常作息、管理压力和改善生活习惯是有效的初步应对方式。如果症状持续,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通过详细评估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