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腺苷受体的作用:咖啡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大脑中的腺苷受体,抑制腺苷这种让人产生疲倦感的化学物质。但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当咖啡因代谢较快或剂量过高时,大脑可能出现过度补偿,分泌更多的腺苷,最终导致更强烈的困倦感。
2.血糖波动的影响:咖啡因会刺激肾上腺素的释放,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暂时升高,短时间内带来能量提升。当血糖快速下降时,身体可能产生乏力和疲倦的感觉。
3.个体咖啡因耐受性:长期饮用咖啡的个体可能发展出对咖啡因的耐受性,导致其提神效果减弱,甚至触发疲劳感。这种情况在每天摄入大量咖啡因者中较为常见。
4.脱水导致的不适:咖啡因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能引起轻微的脱水。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身体会感到不适或疲惫,从而表现为犯困。
5.心理暗示和睡眠压力:部分人在喝咖啡后,尤其是在晚上饮用时,大脑可能因为担心失眠而增加心理压力。这种反应可能反而让大脑进入一种保护性疲惫状态。
6.基因差异的影响:人体对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一些人天生对咖啡因代谢较慢,可能出现刺激作用延迟,但一旦效应消退,可能直接转为疲劳。
7.伴随行为的干扰:喝咖啡时可能搭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含糖点心等。此类食物会引发餐后低血糖,加剧疲倦。
为了避免喝咖啡犯困,可以控制咖啡因的摄入量,观察自身反应,减少糖分的同时充分补充水分,合理安排饮用时间,避免靠近睡前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