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胆汁和酶分泌:消化油腻食物需要胆汁和胰酶的参与。摄入大量油脂会增加这些物质的需求,导致一些人出现消化不适。如果胆囊或胰腺功能有所下降,处理油腻食物的能力可能会减弱,引起恶心。
2.胃排空延迟:油腻食物通常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因为脂肪可以延缓胃的排空速度。这可能导致胃部压力增加,并引发恶心等不适感。
3.酸反流:油腻食物还可能增加胃酸分泌,导致胃酸反流进入食管,从而引起烧心和恶心。
4.饱腹激素变化:摄入高脂肪餐后,饥饿激素和饱腹感相关激素的波动可能产生一系列不适,诸如恶心等感觉。
5.食品不耐受:有些人可能对特定类型的油脂、乳糖或者其他食品成分存在不耐受,摄入此类食物后容易出现恶心等症状。
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建议考虑调整饮食结构并咨询医生。了解身体对不同食物的反应以及如何合理安排膳食,有助于保持消化系统的舒适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