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非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报告单

2025-05-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病情分析:非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是一种胃部病理诊断,表明胃黏膜存在慢性炎症,同时伴有肠上皮细胞的出现。以下是对这一诊断的详细解读:

1.非萎缩性胃炎(或称为浅表性胃炎):

表示胃黏膜存在慢性炎症,炎症细胞浸润主要在胃黏膜浅层。

这种类型的胃炎不会导致胃黏膜的腺体数量减少,即不会引起萎缩。

2.肠化生:

指的是胃黏膜细胞变性,部分胃上皮细胞被类似于小肠和结肠的上皮细胞替代。

通常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肠化生,只要病变范围较小,并且是完全型,风险相对较低。

长期慢性胃炎可能会增加肠化生的发生率。

3.临床意义:

非萎缩性胃炎通常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必要时可以进行根除治疗。

肠化生作为一种前癌病变,需要定期复查胃镜,以监测病变进展。

4.风险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盐饮食,长期吸烟及饮酒等均可增加肠化生及其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5.推荐措施: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减少高盐及腌制食品的摄入。

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规律的胃镜检查及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病变变化。

虽然非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提示存在一定的病变,但通过积极的干预和监控,可以有效降低相关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