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患者信息:确认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以确保报告对应正确的个体。
2.检查日期和医生信息:了解检查的具体日期及执行医生的信息,以便日后需要进一步咨询时使用。
3.检查目的:通常会列出为何进行此项检查,例如慢性胃痛、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
4.内镜所见:这是报告的核心部分,描述通过内窥镜观察到的情况,包括:
*食管*:是否有炎症、溃疡或狭窄。
*胃部*:胃黏膜的颜色和结构,有无异常如炎症、溃疡、息肉或肿瘤。
*十二指肠*:注意有无溃疡或病变。
5.活检结果:如果在检查过程中进行了活组织检查,报告中会包含病理学分析结果,如炎症类型、细胞变化或有无感染。
6.诊断:医生基于检查所见和任何附加测试的结果给出的专业判断。例如,可能诊断为胃炎、胃溃疡或消化道出血。
7.建议和治疗计划:根据发现的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或进一步检查。
阅读报告时,应特别关注用词,如“正常”、“轻度异常”或“显著异常”等,以了解胃部健康状况。如果报告中有不明白的术语或不确定的结果,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以获得详细解释。定期复查可帮助监测和管理潜在的胃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