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饮食调整:
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通过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豆类等达到需求。例如,每天可适量食用1个苹果(约4克纤维)、半碗燕麦片(约4克纤维)和2份绿叶蔬菜。
保证每日饮水量充足,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约6-8杯),尤其在增加膳食纤维的情况下更需要充足水分。
2.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骑自行车,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尽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例如早晨起床后试着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尝试在卫生间坐一会儿,这是建立规律排便反射的重要方式。
3.避免不良习惯:
避免久坐和久站,这可能减少腹压对肠道的刺激。
不建议经常抑制排便冲动,因为这会让直肠对粪便压力变得迟钝,加重便秘。
4.药物及辅助治疗:
若上述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通便剂,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软化粪便,帮助顺畅排便。
局部辅助工具如开塞露或甘油栓仅用于缓解急性症状,不宜长期依赖。
如果便秘持续无法缓解,并伴有腹痛、便血或消瘦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病变如肠梗阻或肿瘤等。
便秘问题通常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良好的排便习惯可以有效缓解。若症状持续且严重,则需尽快去医院排查潜在疾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