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液体复苏:主要使用晶体溶液,如乳酸林格氏液,通过计算公式来决定补液量。通常采用Parkland公式,即4毫升乘以体重(公斤)乘以烧伤面积百分比,得到24小时总液体量。一半的液体量在最初8小时内输注,另一半在接下来的16小时内输注。
2.电解质调节:随时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确保钾、钠等电解质维持在正常范围,以支持心脏和肌肉功能。
3.血容量维持:通过液体补充来支持血液循环系统,防止休克的发生,特别是在严重烧伤情况下,需要关注心率、尿量和血压等指标。
4.营养支持:虽然在第一个24小时内重点在于液体复苏,但应开始评估营养需求,以便及时提供蛋白质及其他必要营养素支持愈合过程。
液体复苏是关键,以维护循环稳定,避免休克并促进早期恢复。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动态调整补液方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