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胃病为何会失去正常饥饿感

2025-06-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病情分析:患有胃病导致失去正常饥饿感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消化功能受损、胃内刺激异常和相关激素分泌紊乱。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饥饿感的产生。

1.消化功能受损:胃病如胃炎、胃溃疡或胃功能减退会降低胃的消化能力,导致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更长。此时,胃能够感觉到仍然存在食物,从而减少饥饿激素的分泌,使得饥饿感不明显。

2.胃内刺激异常:胃病可能导致胃黏膜的刺激,进而引起疼痛或不适。这种情况下,身体可能减少饮食摄入以避免进一步刺激受损区域。患者较少感受到自然的饥饿感,因为身体处于保护机制中。

3.相关激素分泌紊乱:胃病可能影响与饥饿感相关的激素,尤其是胃饥素的分泌。胃饥素负责刺激饥饿感,而胃病可以导致其分泌不足或不规律,从而使得饥饿感减弱。

注意饮食平衡与健康,避免过度刺激胃部,并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在重症情况下或者症状持续时,寻求医疗帮助尤为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