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粥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包含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成分。饮用粥时,这些成分被消化系统吸收和利用,同时会影响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过程。
1.水分含量:粥中水分占比较高,通过胃肠道迅速被吸收,增加体内水分总量,提高尿液生成速度。
2.渗透压变化:粥中溶解有碳水化合物,这些溶质在进入血液后,会改变血浆渗透压。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减少,从而使尿量增多。
3.电解质平衡:粥中的钠、钾离子等电解质也影响肾脏调节水分和平衡电解质的能力,当摄入这些电解质后,可能会增加尿量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4.代谢产物:粥含有一定量的营养成分,机体需进行新陈代谢产生代谢废物,这些废物需要通过尿液排出,促进了尿液生成。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喝粥后尿量较单纯喝水增加。这种生理反应是身体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一种表现。保持饮食和水分摄入的均衡即可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