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正常生理现象:尿液在排出体外后,因温度变化、酸碱度变化等原因,部分蛋白质和盐类可能会凝结成絮状物。这种情况在晨尿或饮水量减少时较为常见。
2.泌尿系统感染:感染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白细胞、细菌及脱落的上皮细胞,这些都会以絮状物形式存在。感染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3.肾脏疾病:某些肾脏问题,如肾炎,会导致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细胞成分的增加,表现为絮状物。这种情况下常伴有血尿、浮肿和高血压。
4.饮食和药物影响:高钙饮食、补充剂或某些药物也能导致尿液中形成沉淀物。调整饮食或停用药物后通常有所改善。
5.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高钙血症,可能导致代谢产物在尿液中析出,表现为异常沉淀。
尿液中出现棉絮状悬浮物应引起注意,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或尿色变化。若持续存在或伴随不适,建议就医咨询,以进行进一步检查和精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