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相关介绍是什么

2025-06-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因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其主要原因是脑血管阻塞,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以及小动脉病变。这种情况会引起脑细胞死亡,从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1.发病机制:脑梗死主要由于脑部血流减少或中断,造成脑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足。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导致血管狭窄或完全阻塞。心源性栓塞则源于心脏异常,例如房颤,使血栓脱落并进入脑血管。

2.症状表现:脑梗死的症状因受影响的脑区而异,可能包括单侧肢体瘫痪、言语困难、视力障碍、意识模糊等。这些症状通常突然出现且迅速演变,严重程度取决于梗塞面积及位置。

3.诊断方法:CT或MRI扫描是脑梗死诊断的主要工具,可以帮助确认梗塞位置及范围。超声心动图和血管造影可用于评估潜在的心脏或血管问题。

4.治疗措施:急性期治疗重点在于恢复脑血流,如使用溶栓药物和抗凝剂。恢复期治疗则着眼于功能康复,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及药物管理以预防再次发生。

5.风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肥胖及不健康饮食是脑梗死的主要风险因素。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少长期影响。控制相关风险因素对于预防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