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民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医男科
1.体温波动:人体的核心体温在晚上自然下降,这一变化可能会影响皮肤的神经末梢,使得瘙痒感更为明显。研究表明,体温通常在夜间下降0.5-1摄氏度。
2.皮肤水分丧失:夜间空气湿度降低,加上晚上的新陈代谢减缓,皮肤水分流失可能加剧。这种情况下,皮肤干燥就容易导致瘙痒。
3.昼夜节律:生物钟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特别是皮质醇。晚上皮质醇水平下降,而这种激素有抗炎和稳定免疫功能作用,其减少可能使皮肤对刺激更加敏感。
4.注意力转移:白天各种活动分散注意力,身体的不适感可能不易察觉。而到了晚上,放松和安静的环境中更容易感受到细微的不适,如瘙痒。
5.过敏反应和皮肤病:某些皮肤状况如湿疹、荨麻疹等的症状在夜间可能更为严重。床上用品中的尘螨或其他过敏源也可能引起晚上躺下后产生瘙痒。
通过了解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采取措施,如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选择合适的护肤产品,以及避免已知的过敏原,从而减少夜间瘙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