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放射性粒子植入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头颈部癌症、宫颈癌和肺癌等。其优势在于能提供高剂量的局部辐射,同时降低全身副作用。
2.常见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碘-125、钯-103和镭-223。这些同位素通过不同的放射线类型(如α射线、β射线或γ射线)发挥作用。
3.植入手术通常由影像引导,如超声波、CT扫描或MRI,以确保精确定位。手术过程一般需要数小时,患者可以在术后数天内恢复正常活动。
4.放射性粒子的剂量和植入位置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肿瘤特征进行个性化设计,确保最大程度地杀灭癌细胞而不损伤健康组织。
5.植入后的放射性粒子会逐渐衰减,其放射性效应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具体时间取决于所使用的同位素类型和治疗方案。
放射性粒子植入能够有效地针对肿瘤局部区域进行高强度照射,是一种具有较高精准度和安全性的癌症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这种治疗时需定期随访,监测治疗效果和潜在并发症。